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給想騎Fixed Gear的新手的經驗分享

閒聊一下自己的經驗,給朋友作參考 
在開始騎Fixie以前,我原本是騎小折的,對fixed gear產生興趣後
就開始在網路上不斷尋找相關的資訊,甚至把貝哥哥裡面財大寫的相關文章
全部都爬過一遍,然後也因為預算的問題,思考著如何購入自己的第一台車 
那時去買了一台南部很多學生騎的鋼管腳煞車(網拍1000塊買的)回來
打算用這台車改成fixed gear,還去跟一些熱心的車友商借工具回來拆車
就在我把整台車拆光,然後找到門路把車架送去烤漆的時候,台灣單速車界
出現了一台經典車款─TOYOTA SE(真的說經典也不為過)













因為是買汽車送的,所以網路上的賣價從一萬多一路掉到三千多
(我可是花了六千買的),也因為這樣,圓了許多人騎FIXED GEAR的夢想
於是TOYOTA SE成為我的第一台單速車,儘管外觀我真的不喜歡
爬文後也知道這台車有什麼問題,所以買車後也想辦法把這些問題搞定 ;如輪組容易爆胎(我算幸運,沒這個問題)
、車架太小等問題 (換座管、龍頭、握把)...等等 
所以,給新手的第一個建議:至少先有一台"好騎、安全"的車 

有了車之後,我也開始慢慢著手組裝另一台車,也就是我的小徑單速車
我開始慢慢收集零件,到處爬文找資料,也在爬文中認識了一位賣家
入手了我的小徑車架,這過程在預算及美觀等考量上讓我花了近半年的時間
最後終於組裝了我第一台屬於我個人風格的單速車 
所以,第二個建議:一方面有車可以騎,多爬文,才能從中尋找自己想要的路線
(招車or路騎or馬球車...等) 

有了小徑之後開始下場打馬球(雖然打沒幾次)、練小招、路騎...
也從中了解小徑車的優缺點:輪徑小,所以靈活、作招方便(拉孤輪超好拉,
第一次還拉過頭整個後空翻),但也因為這樣,路騎的時候迴轉數就要比較高
某次在路上看到一個車友,想追卻追不上..
這時就要開始取捨自己對於這台車的用途與需求
(當然口袋深的話 可以依照不同用途買不同的車)
這時我碰上的我的人生轉捩點...車禍造成我的左手粉碎性骨折,成為一名殘障..
當我復原、復健到一個程度、領到殘障手冊時...我明白打馬球、玩招對我來說
是不可能的了 一方面我也比較喜歡騎在路上吹風、看妹...不對...看風景的感覺
所以我開始以路騎車為目標,把重心放回到700c上....
這時的toyota SE也被我改到只剩下車架是原廠的了
最後終於找到現在的BB17 X Sillgey聯名限量車架 於是我把小徑賣掉,
組裝了我現在唯一的一台fixed gear 
所以,第三個建議:確定自己想要的車種,這時對車子也有一定的認識,
再來一步一步的組裝自己心中最完美的車 過程雖然很坎砢,
但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自己的心血,所以你會更愛這台車

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心思去看完,
不過希望這些 對於剛踏入這個圈子的人能夠有些幫助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我的新玩具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漫長等待
我的新吉他總算送來了 自從YAMAHA SLG出現之後
對靜音吉他就一整個愛不釋手
也因為這樣讓我成了南部最輕便的歌手
 
這就是我的第一把靜音吉他
當時一位前輩買來用不到三個月,因為不習慣沒有筒身的吉他
就以一萬元的價格賣給我了(當時全新的市價約14000左右)
隨著四處征戰,YAMAHA的銅條也幾乎磨到見底了
而且只有上半部的框可以拆掉

 於是我開始物色第二把靜音吉他 
這時看上了ARIA的SINSONIDO上下可拆,並且把弦扭整合到琴身的設計
在網路上聽了一兩個影片DEMO之後就毅然決然的把錢匯到日本
 請老妹在日本的同學小顧幫忙訂了
然後小顧回來台灣時再順便幫我揹回來
當時小顧還問老妹說,你確定你哥買的是吉他嗎?好像只有送來一支柄而已...

這就是我的第二把靜音吉他
這支的型號是101S,而台灣當時最新的是100S,市價15600
而我的101S趕上日幣大漲之前買到,合台幣約15000就到手了
一拿到的確讓我驚艷不已
但是卻讓我著實頭疼了
雖然重量輕很多,而且外框可以全部拆開收納
但是彈出來的聲音跟電吉他沒兩樣呀!
為了它又去買了木吉他的效果器來彌補它先天的不良.... 
到了最近 ARIA也開始鬧脾氣了,接頭常常接觸不良 動不動就雜音很大
外框也常常忽然彈開.... 想要送修又沒有備用的吉他
(把YAMAHA帶出去用,用了一次又收起來,
因為銅條真的磨得太深了,弦根本按不緊)
 只好又開始尋覓新的吉他 原本打算買YAMAHA SLG的第二代110S
因為不但聲音好聽,又內建增加了兩段效果
而且也新增了黑色的款式 但是價格卻不便宜,市價17800...
這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新的品牌... MINISTAR
似乎是去年德國樂器大展才出現的 以製造旅行吉他為主力
因此設計了一系列的旅行吉他、BASS等等
包含各種不同的旅行電吉他、爵士吉他、民謠吉他
甚至是可以把琴頸收納起來有筒身的木吉他...


極簡的外型深深吸引了我
(明明就是不想揹太重)
 於是看上了這把folkstar
為了讓人家知道他是電民謠
還在中間印了像是木吉他音響孔的圓形圖案
(有點多此一舉....)
   
那三支支架分別是靠手的、站著彈跟做著彈使用的支架
而且價格非常便宜 在淘寶買了之後加上運費約5000元 (
台灣只有一家有賣,售價5990)
就這樣,我的新夥伴來了~ 
昨天臨時接了四個set的代班
也真的讓我跟它好好相處了一下
發現,一把四千多的吉他,聲音竟然比aria還好
但是卻有一些設計上的缺失
以下來稍微講一下這三把吉他的比較吧

重量:YAMAHA>ARIA=MINISTAR
YAMAHA:
SLG 100S、110S是三把吉他中琴身最大的,外框架採用塑鋼及原木製作
所以重量是三把當中最重的

ARIA:
101S的琴身是最薄的,外框架可分別拆開
重量相當輕,對肩膀的負擔比較小

MINISTAR:
琴身最小,但支架相當重,琴頭最大
所以重量變成和ARIA差不多


彈奏舒適度:ARIA>YAMAHA>MINISTAR
YAMAHA:
SLG 100S的重量最重,但是琴身琴頭的比例做得不錯,揹著的時候不會頭重腳輕
特別設計迷你型的琴頭,也把琴頭的木板做得比較薄,減輕琴頭的重量
以獲得比較好的平衡

ARIA:
SINSONIDO 101S算是這三把吉他中配重最佳的,把弦鈕整合在琴身,
沒有琴頭的琴頸變得很輕盈,彈的時候的姿勢最為舒適

MINISTAR:
Folkstar的重量和101s接近,但其實琴身本身不重,反而支架特別重
在比重的設計上有一些缺失,前頭的支架太長
揹的時候變成琴頸在身體的中央位置,彈的時候左手要比較靠近身體
若是到中高把位的時候會卡卡的,目前正在想辦法找工廠重做那隻支架
如果能夠做出短一點的支架,整個配重就會比較好,琴頭的設計相當特殊
但稍嫌厚重了點,若是支架變短時,整個琴頭會往下墜,需要靠右手協助支撐


音色:YAMAHA>MINISTAR>ARIA
YAMAHA:
其實說實在,我的耳朵已經不算很靈敏,但YAMAHA的拾音器出來的聲音
比較飽滿清脆,搭配 .12的弦就可以有相當不錯的飽滿度,雖然EQ只能高音跟低音
但本身先天性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

MINISTAR:
讓我相當驚艷它出來的聲音,清脆度及飽滿度雖不及YAMAHA但是也相當不錯
加上有高中低三段可調的EQ,讓它的音色可以更好

ARIA:
它是三把當中音色最像電吉他的,試過四種不同的弦,都一樣
音色都偏硬、尖銳,低音又過重,EQ也跟YAMAHA一樣只有高音、低音兩種
一方面似乎拾音器有點問題,一二絃的聲音很小聲,五六弦的聲音超大...
這把琴是三把當中最好彈但是聲音最讓我頭痛的一把

功能:YAMAHA>MINISTAR>ARIA

YAMAHA:
EQ可調高低、110S內建五種效果(含CLEAN TONE)
LINE OUT、耳機輸出是靜音吉他必備,另外是三把當中
唯一有AUX IN的功能,並且可外接電源

MINISTAR:
LINE OUT 跟耳機輸出的EQ是個別分開,LINE OUT的EQ可分別調高中低音
而耳機輸出則有內建CLEAN TONE 及破音兩種、但無法使用在LINE OUT上
這點相當可惜,耳機的電池使用四顆鈕扣型水銀電池,而EQ的電池則藏在琴身當中
要換電池需要把面板四顆螺絲拆開、並且把弦放鬆才能更換,這是功能上最大的不便

ARIA:
除了LINE OUT 及耳機輸出外,僅有簡單的音量及高、低音的調整
可外接電源,但耳機輸出時有內建一點REVERB

色彩:ARIA>YAMAHA=MINI STAR

ARIA:
顏色選擇相當多,有白色、藍色、紅色、黑色、銀色、原木色

YAMAHA:
110S有三種顏色,原木色、夕陽漸層色、黑色

MINISTAR:
FOLKSTAR雖然也是有原木色、紅色、藍色三種顏色可以選
但是僅止於琴頭,琴身的顏色是不變得,但若是電吉他
就有比較多琴身顏色可以選擇

來聽聽它的音色吧